近年来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呈现明显的价格下行与容量升级双轨并行趋势。最新市场调研显示,以U盘、存储卡及固态硬盘(SSD)为代表的主流存储产品正经历”加量不加价”的产业变革——同等预算下,消费者当前可购得的存储容量较三年前普遍增长1.5至3倍,大容量数据存储门槛大幅降低。
据行业分析机构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消费级固态硬盘平均每GB成本已降至0.08美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62%。以1TB容量的NVMe协议SSD为例,主流电商平台的促销价格已跌破300元关口,而五年前同等规格产品售价普遍在千元以上。存储卡领域同样呈现快速迭代态势,MicroSD卡单张256GB容量产品现价不足百元,较2019年同期降价幅度超过75%。
“存储芯片制程工艺的突破与产能扩张是价格持续走低的核心驱动力。”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李维指出,随着3D NAND闪存技术从176层向232层快速演进,单位晶圆可切割的存储芯片数量提升近40%,叠加全球主要厂商持续扩产带来的规模效应,推动存储产品进入”普惠周期”。值得关注的是,智能手机影像功能升级与4K/8K视频创作普及,正进一步刺激大容量存储需求,形成供需两端协同促进的良性循环。
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存储成本的持续优化不仅重塑了个人用户的数字生活体验,更为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存储、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等新兴领域提供了更经济的基础支撑。随着QLC闪存技术逐步成熟及新型存储介质研发提速,未来存储产品的性能与容量性价比或将呈现更显著的跃升态势。